据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财政和金融服务处副处长曹艳文透露,自贸区有四个金

上海自贸区哪些金融创新最受欢迎?

据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财政和金融服务处副处长曹艳文透露,自贸区有四个金融政策最受欢迎,一个是跨境借款,一个是人民币资金池(包括人民币集中收 付和轧差),一个是外汇资金的集中运营管理(包括外汇集中收付和轧差),还有一个是自由贸易账户下的境外融资。这4项政策便于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资本和资金 结算,也能降低财务成本、提升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时值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两周年之际,由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坚持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主题论坛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两周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今天在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上海财经大学召开。

曹艳文在演讲时表示,两年来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制度创新成效可以总结为六多六少。

一是实体经济受益多,资本投资项目少。

一行三会的金融“51主要是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大的方向开展的。从实际操作来看,“51里所有的涉及到经常项下、直接投资项下的政策已经全部落地。自贸区最受欢迎的四个政策都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

同时,“51里面,大家关注度非常高的是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区内企业可以双向投资于境内外的资本市场。这也是很多境内外资产管理公司在自贸区提前布局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这一领域落进展缓慢,落地项目非常少。

二是规范发展创新多,宏观审慎风险少。

自 贸试验区整个金融的制度框架,基本上没有超出2013年底一行三会“51的框架。不久前,中国资本市场出现一些动荡之后,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贸 试验区制度创新会不会有一些风险?但是查下来,股灾跟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是没有任何关系。因为FT账户建立了高度透明化的监管机制,所有资金的进出都置于 监管者的监管之下。这样的话,反而是规范的资金从自贸试验区走,不规范的资金不会从这边走。

三是大型的资信好的企业受益多,资信一般的企业受益少。

这 是实际操作的结果,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企业面向国际市场的时候,中小企业的弱势会比在国内更明显,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差距会更大。二是,现行原则 让商业银行承担更多的职责,让商业银行压力非常大,对企业资信的要求更高,大型企业是优先选择的目标。随着展业三原则的逐步适应,相信今后会有银行选择中 小企业作为自己服务的对象,开发出一些针对性的产品。

四是境外融资中,中资企业受益多,外资企业受益少。

境外融资这一块,外资企业之前一直是超国民待遇。这次在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里面,中资、外资境外融资时一视同仁,采用同样的原则。在实际运作中,中资企业受益更多。

五是企业受益多、个人受益少。

原本在金融制度创新里,企业和个人的内容都有。但是实际操作中,个人投资境外资本市场还缺操作细则,前一段时间的QDII2,很多人觉得应该可以放开,但还没有真正落地下来,大部分的政策属于企业享受的红利。

六是保税区的企业受益多,扩展区的企业受益相对少。

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保税区做这个事情已经两年了。扩展区真正挂牌是从今年4月开始的,时间比较短。还有保税区的机制磨合已经非常好,所以区内企业受益比较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保税区内外向型经济的企业比较多,这是一个现状。

曹艳文表示,下一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不会改变。资本项目可兑换会继续推进。金融将会是全国要一盘棋来走。希望能让试验真正的回归试验的意义,把更多试验交给自贸区。

上 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执行院长赵晓菊表示,FT账户的风险控制可以用阀门来形容。但我们因为担心风险,把阀门拧得太紧了,使得金融功能没 有进一步的释放,这本身也是一种风险。金融风险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非常大,但不能因为担心负面影响而放弃试验。正如小时候打预防针,把一点点的病毒输进 去,今后才能预防疾病。这一次资本市场的波动几乎和自贸区没有关系,或者说微乎其微。所以,自贸区开放的力度还应该加大、加快。

此 次论坛共分三个主题,分别为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深化与发展自贸试验区投资、贸易与金融的改革创新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与政府职能转变15位 来自上海、广东、福建、天津四地自贸区相关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和实务部门领导参会,研讨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两周年来的改革创新,并结合津、闽、粤三地自贸 试验区近半年的成果,展望自贸试验区未来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