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春节假期结束,中国邮政储蓄银行IPO一事就牵动了市场的神经。

  此前有消息传出,邮储行计划于2016年初上市,预计今年上半年确定战略投资者,出售股份或在20%以内。该行上市集资规模可能在100亿至250亿美元之间。

  据分析,如果筹资额达到最高线,则追平去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时创造的250亿美元的筹资纪录,成为全球有史以来最大一笔首次公开募股。

  另有消息称,邮储行预计引入战略投资者在6月底之前提高和完善银行的公司治理。邮储行在IPO之前筹集60亿美元,并转让15%左右的股权。有人士透露,此事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另外,邮储行也希望增加资本满足未来发展需要。

  《投资时报》记者针对此事求证于邮储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没有具体的信息可以披露。

  投资者身份不俗

  事实上,2014年7月,邮政行便已经在寻找战略投资者。而2015年初,其IPO的消息再次漫天,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消息之后,出现很多值得注意的潜在投资者。

  嗅觉敏锐的诸多国内外投资者早已盯上邮储行。据称,邮储行的潜在投资者分别来自阿里巴巴旗下子公司蚂蚁金服、美国私募股权巨头以及亚洲主权财富基金。其他潜在投资人还包括一些银行机构,比如新加坡星展银行、马来西亚丰隆银行以及澳大利亚澳新银行。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淡马锡、马来西亚国库控股公司等也已被批准参与其中。

  另外,黑石集团、美国华平投资集团和KKR等大型私募股权公司也有意购股。中国的投资机构博裕资本、中信资本、厚朴投资以及春华资本等同样有意参与投资。此外,邮储行已任命摩根士丹利开始同潜在投资者谈判。

  值得注意的是邮储行潜在投资者蚂蚁金服。有分析认为,已放弃新华人寿入股事项的阿里巴巴,可能正是看中了邮储行庞大的廉价资金。蚂蚁金服未来可以借助邮储行在农村地区进一步扩张自己的借贷活动。

  事实上,邮储行和阿里巴巴的关系较为紧密。此前便有消息称,蚂蚁金服首轮融资的战略投资者仅限于国资背景的投资机构,这其中,便有邮储行,其拥有蚂蚁金服3%的股份。

  《投资时报》针对邮储行是否为蚂蚁金服首轮投资者,及蚂蚁金服是否也是邮储行投资者等问题求证于蚂蚁金服,其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蚂蚁金服目前没有IPO计划,对于传闻暂时不予评论,另外邮储行IPO一事其并不知情。

  上市渴求多年

  事实上,邮储行谋求上市已多年。

  自邮储行前行长陶礼明被“双规”之后,邮储行上市步伐一再加快。2012年陶礼明被批捕,也正是这一年,邮储行完成了股份制改革。此后,新任行长吕家进多次提及上市是“必然选择”。他近日表示,按照改革初期明确的“股改—引战—?上市”三步走计划,该行一直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

  而邮储行之所以吸引国内外知名投资者,与其自身特点和未来发展密不可分。

  由于其历史原因,其较低的不良率让其在行业内独善其身。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邮储行全行信贷资产不良率为0.64%,商业银行平均不良率为1.29%,其为行业水平的1/2,行业拨备覆盖率为230.5%,邮储行拨备覆盖率为363%。

  对比2013年末,邮储行不良贷款余额为76.63亿元,较2012年增加32.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51%,同比上升0.15个百分点。

  从资产规模上讲,邮储行也极具实力。2014年底,其总资产接近6.3万亿元,贷款余额为1.9万亿元。2013年末的数据表明,邮储行5.6万亿元的资产与交通银行相差0.4万亿元,在银行业排名第六,其297亿元的净利润排名行业第11位。

  另外,邮储行网点众多,小微、涉农业务也可圈可点。截至2014年底,邮储行涉农贷款余额约为5900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约为5500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84.9%。

  有业内人士认为,邮储行收集存款的能力非常强大,因为它没有体量巨大的贷款,风险非常低,但把它变成一个新的零售银行可能会比较难。

  吕家进也曾表示,“从收入结构来看,邮储行主要以利息收入为主,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少。这样的单一结构,在利率市场化后时代是比较脆弱的。在新常态下,邮储行将‘跳出银行做银行’,将资产配置的视角和金融服务的范围,从间接融资市场扩展至整个金融市场,大力发展财富管理、交易金融、投资银行等非信贷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