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我国当前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任务。新型城镇化更加强调城乡统筹、生态宜居、协调发展,而非过去简单的“造城运动”。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农民“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了金融行业的全新革命,将在经济资源有效配置。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互联网为金融业注入新的活力
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受制于时空因素,难以提供客户期望的“3A”式服务;对客户需求的挖掘能力有限,导致产品创新瓶颈以及客户结构的不合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首先将金融机构的服务渠道由线下延伸到线上。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电子渠道成为传统物理网点的有力补充,并逐步成为银行服务客户的主渠道。目前,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的电子渠道分流率基本达到60%以上,与发达国家的80%相比,未来还有继续增长的空间。其次,互联网技术正在重塑金融市场格局。一大批非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始涉足金融业务领域,与传统金融机构开展竞争。由于机制灵活、市场响应速度快,它们在电商金融、移动金融等领域快速突破,成为金融市场发展最具活力的推动者。再次,互联网金融的移动化发展让金融创新步入新阶段。随着移动互联网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客户体验越来越“短、平、快”;服务内容则呈现“SOLOMO”(社交+位置+移动服务)的特性。商业银行真正实现了为客户提供贴身便携的金融服务。移动银行“一机多用”,不仅能够提供网银、电话银行等渠道服务,而且可以提供独特的短信银行服务。移动支付“打通现场”,不仅能像网银那样支持远程支付,而且可以“刷手机”进行现场支付。
互联网金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方式是支付结算与创造信用。金融机构在此过程中一是通过规模经济与专业知识降低交易成本,二是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金融机构在服务渠道、客户拓展、信息挖掘处理上面临着诸多局限,在解决交易成本与信息不对称问题上面临诸多障碍。金融机构本身面临着不菲的运营成本;而传统的信息识别与风险披露手段难以满足新形势下金融业发展的需要。金融资源的城乡分布差异损害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广大农村客户在享受金融服务方面面临诸多限制。
金融机构服务渠道的电子化将有效节约交易成本。金融机构无需开办更多营业网点或雇佣更多人员即可满足业务发展需要,从而节约运营成本。电子渠道交易的竞争性让服务价格更加开放、透明,直接为用户节省交易成本。同时,在互联网的应用背景下,用户信息披露更加快捷、充分。这将大大减少资金融通双方的不信任与摩擦,发挥市场交易的润滑剂作用。
互联网金融将惠及更广大的客户群体。它让金融服务的门槛越来越低。随着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PC及移动终端的普及,银行被放到了桌面上、装进了口袋里。金融的“普惠性”越发彰显。CNNIC
August 2013
理论前沿
26
heories
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46亿,占整体网民比例的27.1%。在2012年刚开始上网的新网民中,农村网民比例达到51.8%。2012年7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正式超过桌面互联网用户数。互联网金融城乡统筹发展的时机来临。城乡金融资源分配不均的难题将在互联网时代得到有效缓解。
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城镇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要求公共服务同步跟进,与工业化良性互动;而不是简单地赶农民上楼。要使农民切实感受到改革发展成果,教育、医疗、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就业配套等必须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协调一致。其中,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关键。只有千方百计创造就业机会,为农民增收才能有效激发农村消费市场潜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证城镇化真正惠及广大农民。
[帮助农民低成本对接大市场]
农产品的销路是农业产业化及农民增收致富的决定性因素。传统的农村集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已经无法满足农业集约化生产、经营的需要。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农产品走进大市场提供了一条现实途径。通过自建电子商务平台,或借助第三方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不仅可以增强农村经济活力,还可以带动就业。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农村取得长足发展。以淘宝和天猫为例,2012年,注册地在县和县以下区域的网店有163万个,其中注册地在村镇的有60万个;经营农产品的网店有26万个,涉及农产品商品数量1004万件。
[促进支农信贷优化配置]
当前支农贷款的难题是农民缺少抵押品,过于分散。业务拓展与风险管理的难度大,对商业银行难以形成吸引力。关键在于社会征信体系的缺失,难以甄别“三农”优质客户。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将有效缓解这一难题。对于依托互联网开展业务经营的企业而言,其经营数据与现金流将在网络上留痕,这是评价其信用状况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对当前广泛应用的信用评价方式的有效补充。如:阿里小额信贷依托其网购平台,在新型信用评价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截止到2012年6月,阿里信贷为12.9万户小微企业提供超过260亿元的信贷资金。其中不良贷款率仅为0.72%,低于金融业的平均水平。
[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
支付体系是经济金融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目前,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资源仍显不足,农民对非现金支付工具的认知与使用水平总体偏低。统计显示,现金交易在农村地区生产、生活中仍占95%以上。存折在农村的普及率远远高于银行卡。这极大影响了农村地区的支付结算效率,不利于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和消费的扩大。加强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实质上是依靠互联网等信息科技创新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将非现金支付资源向农村有效配置,促进城乡金融资源均等化、扩大农村消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互联网金融城镇化路径选择
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从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集中式城镇化模式转变为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分布式城镇化模式。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将日益彰显,解决“三农”问题将成为中小城市群建设的关键点。借力互联网金融的引领作用将有效促进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电商金融,挖掘农村市场潜力]
应继续把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放在战略优先地位,用信息化新思维推动新型城镇化,坚持市场化导向,充分发挥第三方平台的作用,同时大力建设电商金融配套设施。首先,要开展电子商务普及教育,提高电商金融在农村地区的渗透率。农民的思想偏于保守,风险防范意识较强,同时专业知识储备、电脑的操作技能方面有所欠缺。金融机构应发挥在县域地区营
统计显示,现金交易在农村地区生产、生活中仍占95%以上。存折在农村的普及率远远高于银行卡。
August 2013 27
移动银行要依托网络金融平台,加载金融机构自主研发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手机银行、消息服务等。
移动支付要依托金融IC卡多应用平台和电子现金管理平台,着重探索移动手持设备与金融IC卡相结合的产品创新路径;通过将银行卡加载于手机终端或其附属设备上,为广大农户提供“刷手机”进行支付的服务体验。
借助移动互联网络和终端操作系统实现对智能芯片的应用加载和业务受理,同时积极加载二维码、优惠券等支付应用,打造融合线上和线下支付的“手机钱包”。
依托客户端、短信、彩信、电子邮件平台,进行点对点、点对面移动营销推送;依托微博、移动圈子、微信平台进行多对多移动营销推送。
互联网金融服务如何进行城镇化发展
帮助农民低成本
对接大市场
促进支农信贷
优化配置
改善农村
支付服务环境
有序开展移动
金融平台建设
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农产品走进大市场提供了一条现实途径,不仅可以增强农村经济活力,还可以带动就业。如淘宝和天猫。
依托互联网开展业务经营的企业,其经营数据与现金流将在网络上留痕,便于信用状况统计。如阿里小额信贷。
依靠互联网等信息科技创新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将非现金支付资源向农村有效配置。
通过与各领域领先企业合作,拓展服务边界与营销模式,以“开放”为理念,构建移动金融生态圈,全方位满足客户基于移动终端的各类金融以及相关增值服务需求。
举措
举措
举措
举措
开展电子商务普及教育,提高电商金融在农村地区的渗透率。
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自建网上销售渠道,主动拓宽产品销路。
完善现代物流体系,逐步实现物流网络“村村通”。
积极推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在线支付工具,让电子商务真正走进农户的日常生活。
尝试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核心的线上供应链融资,以核心企业作担保,为上游种养户提供生产经营贷款,从而将金融机构的目标客户群体转化为全产业链。
借助线上融资中介机构(如:拍拍贷),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P2P模式贷款服务。
创新产品服务,充分发挥电商平台(如阿里小贷)的信用甄别功能。
August 2013
理论前沿
28
heories
销桥头堡的作用,加强营销宣传,积极推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在线支付工具,让电子商务真正走进农户的日常生活。其次,发挥电商金融的引领作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着力解决农产品的销路问题。鼓励农村个体户在开放式电商平台上开店。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自建网上销售渠道,主动拓宽产品销路。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应重点关注快速成长型涉农企业,对其信息化建设给予资金与技术支持。再次,完善电商金融配套设施建设。尤其是要完善现代物流体系,逐步实现物流网络“村村通”。一方面,要继续发挥邮局在农村地区的网点优势;另一方面应积极鼓励第三方物流向农村地区延伸服务触角。
[发展线上融资,增强农村经济活力]
针对农户贷款难的突出问题,要努力探索一条符合“三农”发展需要的线上融资模式。首先,可尝试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核心的线上供应链融资,以核心企业作担保,为上游种养户提供生产经营贷款,从而将金融机构的目标客户群体转化为全产业链。其次,可借助线上融资中介机构(如:拍拍贷),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P2P模式贷款服务。加强政策引导与规范,提高P2P贷款的管理服务水平,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让P2P贷款真正惠及农民增收及农村经济发展。再次,创新产品服务,充分发挥电商平台的信用甄别功能。借鉴阿里贷款、建行善融商务的在线融资模式,以客户的账户现金流、在线交易记录为依据,为客户提供信用贷款,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发展移动金融,完善支付基础设施]
纯现金支付无法有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城镇化背景下,商贸活动的日益频繁要求更加丰富的支付手段作支撑。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客观上为支付手段的多元化创造了条件。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普及化发展,移动金融将在我国
August 2013 29
城镇化进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序开展移动金融平台建设。通过与各领域领先企业合作,拓展服务边界与营销模式,从而构建移动金融生态圈,将优秀应用吸引到平台上。移动金融平台以“开放”为理念,承载移动银行、移动商务、移动支付和移动营销等业务应用群,向线上及线下商户开放、向第三方应用开放,全方位满足客户基于移动终端的各类金融以及相关增值服务需求。
移动银行要依托网络金融平台,加载金融机构自主研发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手机银行、消息服务等,为客户提供基础移动金融服务。移动支付要依托金融IC卡多应用平台和电子现金管理平台,着重探索移动手持设备与金融IC卡相结合的产品创新路径;通过将银行卡加载于手机终端或其附属设备上,为广大农户提供“刷手机”进行支付的服务体验。借助移动互联网络和终端操作系统实现对智能芯片的应用加载和业务受理,同时积极加载二维码、优惠券等支付应用,打造融合线上和线下支付的“手机钱包”。前期,人民银行先后印发了《关于做好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发〔2006〕272号)、《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指导意见》(银发〔2009〕224号),加强了对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规划指导。金融机构应寻找合适应用场景积极开展移动支付试点。移动商务全面实现农村电子商务的移动化,涵盖B2B和B2C的全部范畴,要围绕客户移动消费支付类需求,有效整合、管理线上线下商户资源,实现对商户的统一账单管理、统一客户视图和安全认证,将第三方公司、企业等的行业应用整合进移动商务平台,无缝衔接移动金融各项业务功能。移动营销要建成移动营销平台,帮助三农客户开展营销宣传以形成品牌影响力。依托客户端、短信、彩信、电子邮件平台,进行点对点、点对面移动营销推送;依托微博、移动圈子、微信平台进行多对多移动营销推送。
首页>金融专题研究>
科创金融|金融科技
互联网金融 与城镇化发展-理论前沿-《互联网金融》杂志
2015-02-02 BY 【阅:0】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