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自贸区正式挂牌,如何更好地利用自贸区政策,进一步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昨日,业内学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自贸区三大片区各有清晰定位,未来将错位发展,前海蛇口片区是金融创新的试验重地,对接港澳服务贸易有利于深圳乃至整个珠三角的产业转型升级,要打好深港合作这张“牌”。

  金融创新空间巨大

  “除了加强粤港澳合作以外,给广东自贸区的定位除了‘依托港澳’之外,还增加了‘面向世界’的新的维度,要求建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对广东自贸区赋予了非常重大的历史使命。”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副院长曲建昨天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曲建认为,《总体方案》中政策措施的亮点体现在金融创新领域。广东在制造业领域和为制造业直接服务的领域,改革开放的任务都已经基本到位,政府与企业、市场之间的关系基本理顺了,但是金融行业有着非常大的潜力。《总体方案》在资本项下的兑换、人民币的“走出去”等领域都做出了安排,广东自贸区尤其是前海的金融创新空间巨大。

  “前海以微众银行为代表,应着力打造服务实体经济的普惠金融、在岸金融的创新模式。2015年将是国内金融改革的元年,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先从在岸开始。”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广东自贸区在未来的建设道路中,必须依靠金融来帮助实体经济做好新一轮转型,金融市场的做大与开放将完善健全中国的金融市场并制造大量的发展机遇,这也将是自贸区最大的机遇。

  三大片区错位发展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主任陈广汉分析认为,前海毗邻香港,在金融改革上中央给了前海很大空间,包括香港人民币的回流业务等都有相关政策,再加上深圳近年来在科技、金融创新这两方面很有优势,可以作为前海的产业基础;对横琴来说,澳门因素是很重要的考量,澳门面积太小,国家希望横琴能提供一些发展空间,促进澳门产业的多元化;南沙的经济腹地较大,定位相对综合,港口作用比较明显,在产业发展方面,除了服务业之外,还可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曲建表示,前海蛇口的定位非常清楚,跟南沙、横琴完全不一样,主要集中在高端服务业,而南沙和横琴本身就具有制造业的涵义,不仅限于服务业,所以在产业定位上有非常大的不同点。同时,深圳前海是三个定位的叠加——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自贸区、保税港区,三区叠加的优势在其他区域是没有的。

  曲建还提到,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广东自贸区包含了蛇口片区,这发出了很清晰的信号:2.0版本的自贸区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海关围网”范围内的概念,已经拓展到海关围网范围外的区域。蛇口原来就是老的工业区,正处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如果能够顺利地建设成自贸区,蛇口就走完了整个西方发达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所有历程,即从一个加工组装产业起步、今后走向高端服务业的这样一个前景。整体上来说,对深圳、珠江三角洲乃至全国都会起到引领作用。

  深港合作是重中之重

  “前海蛇口片区要想走好,还是要打好深港合作这张牌。”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研究主任方舟告诉记者,从空间布局来看,沿着广深沿江高速、港深西部通道以及香港屯门至赤鱲角连接路,形成了珠江口湾区的一条轴线,线上有几个正在发展中的重点片区。以深圳片区来说,宝安是深圳将来土地扩展的重点区,前海、蛇口被纳入自贸区,福田保税区未来也有很多发展机遇。而香港方面,从这条轴线下来的大屿山地区,面积比香港岛还大,除了新机场,基本是离岛的状态,但在交通规划上,沿着珠三角东岸这条轴线将被打通,北大屿山是整个东岸轴线的交会点,是珠三角湾区的重要节点,未来整个深港的重要发展区域将串联在一起。

  方舟建议前海蛇口片区能否向中央申请和香港对接,为将来中国的服务贸易谈判试点。在金融和科技方面推进深港合作,香港的国际化环境、英语的广泛使用、教育制度等有利于吸引国际一流人才,深圳的一流科技企业或者园区、研究院可以在香港设立基地,吸引更多国际人才为深企服务。

  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恩告诉记者,过去经济特区与港澳的合作主要是跨境加工贸易合作,而现在粤港澳合作则主要以服务贸易为主,香港服务业比重超过90%,自然会有相当多的服务业来广东投资,其中会形成一定的竞争,更多的是香港中低层次的服务业转移到广东,香港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两者形成竞合的关系。

  曲建认为,深圳乃至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区域,开始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产业逐步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现代服务业需求高,业务量大。在深港合作的过程中,香港可以通过前海蛇口片区承接内地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现代服务业内容,同时也能发展壮大香港,为打造“下一代香港”提供重要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