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持续打好扶贫攻坚战,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金融扶贫的重要力量,公益小额信贷直接运用到贫困农户,解决了多年来中国广大农户脱贫致富的难题。公益小贷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难点与痛点?如何在“义”与“利”中取舍?为此,《国际融资》杂志记者专访了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冬文先生

  发展公益小贷需要合适的产品与服务

  记者:公益小额信贷机构与其它机构有何不同,其出发点在哪里?

  刘冬文:公益小贷机构和其它机构不太一样,我们有特定的服务对象,不是去追求最赚钱、最安全的群体,而是首先要瞄准贫困农户,这一宗旨是不能发生变化的,否则也谈不上扶贫与公益。在这个前提下提供信贷支持,我们就要研究农户的生产生活特点和他们的需求,给贫困农户提供信贷支持,一是要让他们贷得到,二是要让资金用得好,三是要让贷款还得回来,只有这样,公益小贷才能实现可持续。

  记者:一些传统的大中型金融机构在扶贫信贷上做得比较少,您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难点?

  刘冬文:传统金融机构在扶贫信贷方面遇到的难题主要有三个,第一是贷款成本比较高,他们贷出1000元和贷出1000万元的成本都是一样的,而农村的贷款总额小,地区较远且分散,对这些金融机构而言成本是很高的。第二是风险比较大,农户贷款往往并没有抵押也没有担保,更没有财务报表,而一旦出了问题,许多财产又都无法变现,这其中的风险太大了。事实也证明,过去许多金融机构在做农户贷款时坏账率是比较高的,远远高于其它产品。第三是收益比较低,商业性的金融机构有追逐利润的要求,而给农户贷款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所以没有办法去开展这项业务。

  此外,过去也有一些金融机构、NGO的相关基金也做过很多针对贫困农户的业务尝试,但很多都没做好,原因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产品和方法去服务农户,如果我们还是用传统方法去做公益小贷肯定是做不好的。

  我们发现,给农户贷款最主要的不是传统信贷风险,而是管理风险。虽然中和农信的整体风险贷款率不高,只有0.27%。在仅有的逾期贷款中,我们发现90%是由于工作人员违反了相关业务规定造成的,比如给农户发放了大额贷款,或是把一些钱以支持贫困农户的名义带给了企业家、大户等等,然后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及时还款,所有这些问题其实都是管理出了问题。所以我们要去寻找新的方法,通过应用一些创新技术,为这些特定的贫困农户群体提供合适的信贷产品和合适的服务模式。

  记者:我们知道,中和农信在公益小贷方面已经耕耘了近20年,在降低成本和防控风险方面您有哪些经验能与我们分享?

  刘冬文:中和农信运用比较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来解决运营和管理问题,同时也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控制风险。我们从2005年开始从国外引进了专业的管理软件,后来又开发了网络版,相当于现在的云服务,我们用大型服务器把所有信息进行汇总,这样有利于统一部署,更利于未来的快速扩张。考虑到基层员工使用和维护软件的难度,所以我们把开发、管理、维护这部分放到北京总部来负责,分支机构只要使用软件就可以完成相关操作。我们通过信贷员手中的手机到农村调查、放贷,不仅可以减少信贷员的工作量,还可以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只要手机有网络信号就可以直接将信息上传。此外,通过手机定位可以了解信贷员是否真的到现场调查,大大减少了员工出现道德风险的概率。

  此外,对于基层分支机构的管理,我们不会像一般金融机构在当地有很庞大的重资产分支机构,中和农信的分支结构往往只有10到15人,而且办公场所基本是租来的。我们的信贷员没有固定的办公室,也没有公司配发的交通工具,很多问题都是他们自己解决,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成本降下来。另外,我们还利用“五户联保贷款”把农户组织起来,这样管理起来不仅方便,也提高了效率,控制了风险。这种管理看上去很松散,但如果没有一个很成熟的信贷管理系统也是很难做到的。

  公益小贷需要拓展资金渠道,寻找适合的人才

  记者:过去扶贫主要是依靠政府资金,目前这一局面是否改变?公益小贷机构有哪些渠道可以获得资金以帮助有需要的农户?

  刘冬文:过去扶贫机构主要依靠的是政府资金,责任和压力都不够大,因此机构的规模也很难做大。而现在,这种局面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以中和农信为例,尽管社会目标不会改变,但我们立志要成为社会企业,并把自身的运营逐渐市场化。运营中很大一方面是资金来源,我们最早是依靠银行贷款,相当于替农户向银行贷款,同时银行方面也能降低风险、保本保息。但银行做批发贷款量是有限的,另外,银行还会受到很多限制,比如说调控和贷款规模等问题,因此我们要拓宽融资渠道。

  从银行融资是间接融资,而资产证券化是直接融资。中和农信有20亿的债权且资产质量很高,虽然非常分散,但还款率能达到99%以上,我们过去向商业银行贷款的还款信誉也非常好,因此投资者也会认可我们做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对中和农信来说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成本比银行融资更低,我们的优质债权可以很快地变现再发放新的贷款,这样有利于扩大规模。通过资产证券化,公益小贷机构的资金周转效率能大大提高,杠杆作用也更大,这是一个有效融资的工具。

  记者:目前,互联网金融如火如荼,这是否会成为公益小贷新的融资渠道?

  刘冬文:互联网金融是一种促进资金流通的方式,中和农信现在已经开始尝试搭建P2P平台,我们的目标是针对城市里有闲置资金的人群,为他们提供一个投资渠道,同时也是为大家参与公益提供一个渠道。我们希望把一些愿意拿出资金支持农户贷款的投资者吸引过来,与农户进行对接。因为单笔小额信贷本身不需要有大额投资,所以出资规模不一定很大,可以有许多人共同投资一个农户,我们也希望能让更多人参与进来。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做了小范围的测试,大概有3000多万元的规模,目前效果还不错,预计在2015年7月将这一平台推向社会,这可能是我们未来的新融资渠道。

  记者:对于公益小贷而言,基层信贷员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在选择人才和留住人才方面,中和农信有何独到的方法和措施?

  刘冬文:我们的人才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北京的总部,这部分我们是希望有创新理念和专业知识背景的年轻人,他们要进行研发、管控、审计、统筹的事,是核心部分。另一部分是在农村,中和农信的分支机构技术层面要求不太高,我们要找的是适合农村并愿意与农民打交道的人。

  中和农信在基层人员的选择上也有自己的方法和流程,我们有四个流程,一是笔试,一般都是简单的逻辑题;二是小组的讨论,善于表达的人才能被选进来;三是单独的面试,进一步了解他们的个人情况;四是家庭访问,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从生活细节上观察他们,同时也能了解家人的支持程度。经过四轮筛选进来的员工都是能干的、愿意干的。

  我们把运营模式做成连锁化经营的方式,都是标准化的模式,技术操作部分比较简单,我们的人员有初中文化能操作使用计算机就可以了,但现在年轻人都会操作,准入门槛低,不像银行需要有大专、大学学历或专业背景。新员工进来之后,我们会有一定的培训,有老员工的带领和一定的激励措施,包括五险一金,基层信贷员通过从农民到员工的转变,如此会有一定的荣誉感。所以,我们基层员工的流失很低,尤其是转正之后的流失率非常低。

  公益小贷是市场的选择,是农户自己的选择

  记者:您认为,公益小贷机构应如何权衡“义”和“利”之间的关系?对于社会上议论公益小贷利率高的问题,您又怎么看?

  刘冬文:商业企业在面对“义”和“利”的时候,可能更会追逐利,这是商业企业的基本准则。但对于公益小贷机构而言,追求利益肯定不是最终目标,更不是我们的初衷。我们应该首先从“义”的角度出发,去解决社会问题。但在这个过程中又要用到一些商业原则和商业方法,不可避免地要追求“利”。但是“利”有大有小,我们可以追逐高利润也可以追逐低利润,从中和农信的角度出发,我们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但在收益方面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能覆盖支出就可以了。从我们这些年的实践来看,公益小贷机构一方面要解决贫困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保持自己的商业化运作可持续发展,其中的压力是很大的。

  现在很多人用道德来绑架扶贫的行为。按理说,公益小贷额度小、成本大、风险高,金融机构给农户发放贷款必然要以高利息来弥补高成本、高风险带来的损失。但很多人都认为给农户贷款就应该是无偿的或是低息的,最多不能超过基准利率。这其中存在着许多误区,公益小贷机构发放贷款的成本太高了,没有一定的利润是无法继续做下去,如果赔钱去做这件事,就没有机构愿意去开展相关业务。

  融资难和融资贵这两个问题是相对的,这就像天平的两端,现在很多人想把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解决,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把融资难的问题解决了,就会带来融资贵的问题,但不能因此而不作为,而是应该先解决吃饱的问题,再解决吃好的问题。另外,有些人简单地将小额信贷与银行贷款的利息相比较,这是错误的。其实,即便贷款人能从银行贷到款,也要付出其它成本,比如交通成本、时间成本等,我们测算过,真正能从银行贷到款的农户,除了利息之外,其它成本也会达到5%~10%,这和公益小贷的成本差不多,而公益小贷往往很快就能发放,农户的很多事情都不会被不耽误。所以,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公益小贷,避免道德绑架。

  记者:以您的经历来看,农户对公益小贷的借款和还款积极性如何?公益小贷对农户的生产生活有何改变?

  刘冬文:公益小贷的贷款数额都比较小,以中和农信为例,我们的单笔贷款额度平均是一万多元,换算成按月还款是一千多元,从农民的还款能力角度来讲是没有问题的。其实很多农民贷款是用于种植、养殖的,在短时间内可能无法产生收入来源,但只要农民自身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单凭他们自己的其它劳务收入就能按月还款了。根据我们的统计,有60%~70%的月还款来源是劳务收入。对于农户而言,他们会有理性的判断,知道借这笔钱合算不合算,如果不合算他们肯定就不借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这些小钱给农户带来的变化是很大的。比如有些农户,过去就是从事种植业、养殖业,贷款之后可以扩大种植和养殖规模,以至于连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改变。中和农信早期的贷款中有95%是用于种植业和养殖业,而现在逐渐减少到64%,现在有些贷款是用于开一家小商店或者从事其它经营活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小额信贷对他们而言是有帮助的。此外,我们也观察到了贫困农户的住房改善,这直观反映出他们经济状况的变化。中国每年的农户借贷需求都很大,我们的资金总是供不应求,这就是市场的选择,农户自己的选择,不是谁逼着他们借款的。

  记者:对于公益小贷未来的发展,您有何建议?

  刘冬文:公益小贷要发展下去,有许多瓶颈亟待解决。一是要有合适的法律地位,如果没有合适的法律地位,公益小贷机构在扩大规模的时候就会受到很多制约,所以,我们呼吁政府能针对公益小贷出台一些相关指导政策。二是人才的问题,公益小贷是一个年轻的市场,没有现成的人才,完全靠自己培养,怎么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是很大的问题。现在外部环境时刻都在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合适的人才,我们将无法适应今后的挑战。

  对中国来讲,公益小贷的市场很大,如果政策环境和人才培养上都能得到改善,相信就会有更多机构一起参与进来,整个行业就能加速扩张,解决农户贷款问题也会更容易。中和农信不能包打天下,现在中国有2000万贫困农户,我们只覆盖了不到10%,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行。一个行业只有在竞争和比较中才能发展,我们也愿意与同行交流,包括经验的分享和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