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近期A股市场互联网金融概念股估值更是屡创新高。然而,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股的估值却远远不及。

传统商业银行的估值为何如此之低?首要原因是随着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已开始集中暴露,2013年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就出现双升势头。加之作为信用中介的商业银行必须对储户兜底,当大量项目违约时,银行将面临业绩大幅下滑的巨大压力,部分银行甚至可能破产倒闭。

去年12月,Lending Club成功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市盈率高达数百倍。以它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能获得远高于传统商业银行的估值,并非由于其风控手段更为严格、坏账率更低,而是因为其坏账损失由理财人自行承担,企业不予兜底,只退还其理财服务费用。

另外,银行的服务效率长期没有根本性提高,面临其他新型融资渠道较大的潜在竞争压力。互联网金融企业在运营成本方面极具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银行的生存构成挑战。

去年年初,美国富国银行发出备忘录,禁止其员工参与Lending Club和Prosper的投资。此事源于这两家企业的模式冲击了其社区银行业务。以Lending Club为例,随着贷款规模的扩大,其运营费用率(运营成本与贷款余额之比)低至2%左右,而富国银行社区银行业务的运营费用率则始终维持在5.5%—6.5%。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正在努力探寻与变革,以争取资本市场认可的中国商业银行,必须实现转型。转型的第一要点是要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提供信贷服务。由于理财人理财资金背后存在银行信用背书,而银行背后又存在政府信用背书,理财人没有对银行项目违约风险进行监督的激励。在缺乏市场监督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大量的信贷资金流向收益较低但潜在风险并不低的政府信用背书项目。而要改变这种情况,现在存在两种解决思路:

一是要剥离商业银行背后的政府信用背书。当前,我国监管机构计划推出存款保险制度与商业银行破产办法,就是在朝这一方向的努力。不过,只要商业银行是国有控股,储户始终会预期政府兜底,即使商业银行成功实现私有化,也存在储户对银行“大而不倒”的预期。因此,直接剥离商业银行背后的政府信用背书实际上很难做到。

其二,要剥离信贷项目背后的银行信用背书。要发展更多的去信用中介的资产管理业务,让信贷项目直接对接理财资金,理财人自行承担违约风险,项目风险才能与银行兜底能力分离。这样还能倒逼理财人对银行项目进行监督,推进银行信贷服务的市场化运作。

另外,商业银行要转型应更多发展轻资产的直销银行业务,以更低成本提供更有效率的信贷服务。商业银行开展线上金融服务久已有之,但其线上业务仍依赖于线下实体分支机构的支持,根本意义上并没有实现轻资产运作。

从Lending Club的实际运营看,其成本降低的最主要原因是没有任何分支机构,且员工规模相比贷款规模而言较小,其服务效率能提高的关键,在于提高了对项目违约率的容忍度,从而能采用纯线上的信贷审核技术。

因此,对传统商业银行而言,可以通过发展轻资产的直销银行业务,将可标准化运作的业务尽可能放到线上,从而压缩分支机构与人员编制、降低运营成本开支。同时,还可借鉴互联网金融的风控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