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出台《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P2P(即“个人网贷”)资金的管理做出一系列的规定。

  前者指出,银行既要做P2P平台资金的“存管机构”,又要对客户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将传统商业银行推向互联网的热潮;后者透露出央行强制要求第三方支付回归通道身份的意图,更是断了P2P资金寻求第三方支付平台存管的可能。有专家大胆预言,P2P资金银行存管新时代已经来临。

  上周,针对这一席卷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一系列政策,本报走访了多家第三方在支付机构,这些市场化的幸存者并没有因为银行这些巨头的虎视眈眈而畏首畏尾。本周和下周,本报将关注银行、行业巨头对“支付”这一战场的布局。新形势下,听听他们怎么说。

  银行存管成唯一选择

  据了解,上述管理办法出台后,中国工商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等纷纷向P2P平台扔出了橄榄枝,意图争抢网络借贷资金的存管市场。小牛在线、短融网、PPmoney等P2P平台也纷纷表示正积极与多家银行商讨存管业务。

  对此,知名博主、互联网金融独立评论员陈宇(网名“江南愤青”)介绍称,此前P2P的第三方支付的商业应用,本质是大量支付公司通过制度设计,为P2P构建了一个托管账户系统,大量投资人的钱进入到这个托管账户,然后每个投资人都拥有一个虚拟账户。而对P2P公司而言,托管账户是一个虚拟账户,资金募集好了后,第三方支付按照P2P公司的指令将资金打入到指定的借款方公司里去。

  陈宇认为,如果这次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顺利落地,这就意味着P2P公司可能无法再开设托管账户了,“虽然可以给投资人一个虚拟账户,但是个人的虚拟账户一年的累计投资额度最多是不能超过20万,所以,事实上投资的行为就必须得改成第三方支付通过绑卡的方式直接扣减个人银行里的钱先到P2P在第三方支付的一个临时归集账户,然后在募集期满之后,必须一笔头划转到借款方在银行里开设的托管账户或者监管账户,第三方支付真正成为通道型支付了。这意味着过去P2P业内通行的第三方托管模式将不复存在。

  存管不等于托管 制度博弈仍在继续

  “目前,很多平台都对外公布说与银行的合作涉及资金托管,实际上是偷换了概念。”PPmoney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大多数平台与银行的合作是资金存管业务,存管和托管存在很大的差别,对P2P平台而言,目前的银行存管业务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存管没有太大差别。

  据了解,所谓存管是指P2P平台将交易资金或平台相关备付金、风险金等存放于第三方账户上,如银行账户或第三方支付公司账户。这种模式下,第三方没有任何义务监督资金流向,平台可以随时从第三方提取这些资金;托管指的是全部借贷资金托管,投资人与借款人均将在银行开设个人账户,银行按照指令做资金划转,平台绝无接触借贷资金的可能。

  将银行作为资金存管机构,可以防止平台自设资金池,一定程度上保障客户资金安全。但由于此前没有规定必须在银行进行资金存管或托管的规定,许多平台选择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资金托管,甚至有部分平台至今仍无任何托管。

  银行业内人士称,托管比存管更为复杂,存管是托管功能的一部分,只保证资金支付结算的效力,银行对资金是否安全、投资是否盈利等不负有责任;而托管则包括对产品的资金清算、会计审核、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绩效考核等多方面服务。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互联网金融千人会创始会长黄震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虽然《指导意见》中提到了银行应该作为资金存管重要机构,但是需要注意用词是“存管”、而非“托管”,也就是说,关于P2P资金的管理当前仍处在制度博弈阶段,还需要等细则出台。

  传统银行互联网系统数据对接有待完善

  日前,央行称其目的之一便是要打掉第三方支付托管模式。通过要求第三方支付只能开设一个临时归集账户,在资金募集完毕以后,就需要直接打款到银行,银行在根据相应的监管或者托管协议,把资金发放到具体借款人的账户里,进一步降低了平台触碰资金的可能性,使得P2P平台的流程至少理论上更为规范。

  对此,互联网金融独立评论员陈宇认为,结合央行的两次意见稿来看,都是要打掉第三方支付的支付账户,只是在政策的落地上,仍存在两个顾虑,第一个是银行到底有多大的决心来进行P2P的托管,第二个就是托管的成本到底有多高。整个国家互联网金融布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是否能及时跟进。

  PPmoney相关负责人称:“网贷资金真正实现银行存管,还有一定技术问题。系统切换、利息结算、交易确认、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切换等等都是P2P资金银行存管全面铺开需要解决的问题。”据介绍,目前PPmoney正积极与民生银行、平安等多家商业银行等商谈银行存管业务,过程较为曲折,主要原因就是银行自身系统尚不完善,在实现与互联网平台的数据对接上仍存在一些技术障碍。

  据银行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已经签订的银行存管业务合同条例中,银行的职责主要包括,实现P2P平台自有资金账户、资金存管汇总账户的分设管理和风险隔离,实现平台风险准备金(风险备付金、风险保证金等)账户的管理和存管等内容,让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其提供存管支持的同时,需要把监督资金流向作为一项责任,这也是为了保护银行避免声誉受损。

  P2P行业洗牌期或将来临

  据PPmoney 相关负责人介绍,P2P平台若进行银行存管业务在银行的还是按照相关费率收费,主要与P2P平台业务成交额相挂钩,如果实行银行托管,平台的运营成本将上涨1%左右。“这对大型P2P平台而言,不会造成特别大的影响,相反的如果政策实施,银行相关系统能够完善,通过各家银行的竞争,反倒会降低银行存管的费用。”

  对此,陈宇认为,央行强行要求P2P平台资金实行银行存管,一方面屏蔽和淘汰了大部分实力不够的公司,为市场有序竞争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另外一方面弊端就是银行的话语权增加,对于带有很大程度上同业竞争的对手而言,这一定不是好事,另外由于银行相对较慢的效率,审慎的经营方式,都会大大减缓P2P的业务效率。P2P今年会迎来很大的洗牌期。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补充道,随着P2P平台在我国的发展壮大以及和金融机构合作的加强,这个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特别是风险防控能力。只是随着产业的发展,这个行业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鱼龙混杂的坏分子或准备钻空子的投机之徒,严重影响了这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监管机构在这个时候出台一些相关的规则和制度是合适的、及时的。对规范、引导产业发展非常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