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概况

杭州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位于浙江省西北部、长江三角洲南缘,地处钱塘江流域、东临杭州湾。杭州作为浙江省省会,是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东南重要的交通枢纽。杭州人文底蕴深厚,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有突出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金融业发展基础

杭州经济发达,有“钱塘自古繁华”之称,综合经济实力和综合投资环境,都排在全国前列。杭州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的非公有制经济,为金融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2008年,杭州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781.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0%,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60414元,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70832元,分别增长9.4%10.1%,按国家公布的2008年平均汇率计算,人均分别达到8699美元和10199美元。2008年,在全市生产总值中,杭州的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已达到68.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7.8%上升到49.2%

优越的金融生态环境也是杭州吸引金融机构、金融人才积聚的重要砝码。特别是在商业环境方面,杭州存在较大的优势。杭州在医疗卫生、旅游资源、经济基础、社会保障以及经济外向度方面都排在全国前10。同时,2008~2009年,杭州连续两年获由社科院发布的全国大中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排行榜桂冠。

三、金融业发展概况

杭州金融业的起源,一是始于民间借贷,一是始于货币贩卖。光绪三十三年(1907)浙江省第一家银行——浙江兴业银行在杭州成立,接着大清银行浙江分行、浙江银行、交通银行杭州汇兑所和其他中小银行相继成立。中国、交通、中国通商银行等三家银行后来都发展成全国著名的银行,并且涌现出不少金融界的头面人物,被人们称为“江浙财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杭州建立和完善新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浙江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投资银行浙江省分行相继成立。杭州金融业经过多年的体制改革和新业务的开拓,不但自身业务大幅增长,而且在组织机构上、宏观调控和微观搞活上不断探索,为走出了一条具有服务地方经济、面向全国金融业发展道路。杭州悠久的金融业发展历史、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投资环境,以及雄厚的经济基础无不支持着这一长三角南翼区域金融中心的崛起。

1)杭州金融业实力显著,稳固了杭州金融中心地位。杭州的金融业实力在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位突出,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杭州金融业增加值和金融增加值占GDP比重均排名第二,所有全国性中资商业银行均在杭州设有分行机构。杭州是中国内地银行机构分布最为密集的城市之一。截至2008年末,全市共有各类银行机构或其省级分支机构35家(其中外资银行7家),保险公司47家。 

自从2007以来,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杭州金融服务业仍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08年,杭州金融增加值达到390.43亿元,同比增长11%,占GDP比重8.2%,绝对值、增幅和比重超过广州,跃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此外,杭州各类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11333.31亿元,同比增长21.41%,占全省比重超过30%;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0069.04亿元,同比增长18.99%,占全省比重1/3以上。存贷比达到近90%

从业务种类上看,杭州是全国金融机构种类最齐全的城市之一。从业务规模上看,杭州是全国金融业务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从经营业绩上看,整体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各家金融机构盈利状况普遍良好,经营业绩排序普遍名列前茅,在全国排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之后位列第五。

2)杭州金融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杭州是在全国较早建立创投引导机制,建立创投服务中心的城市,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包括探索设立创投基金、产投基金、天使基金、债权基金、担保基金、种子基金和私募基金;组建产权交易所和科技银行;率先推出“网络联保贷款”、“金融仓储”、金融风险池等创新产品。特别是2008年市区两级政府投入9亿多元作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扶持初创期高成长性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好的商业模式。这些都标志着杭州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四、金融中心发展定位及举措

200810月,杭州市制订了《长三角南翼金融中心建设规划》,明确了杭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是“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大体系下,建成依托杭州、服务浙江、接轨上海、辐射周边的长三角南翼区域金融中心”。200812月,杭州市又颁布了《关于推进长三角南翼金融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从资金安排和奖励政策、用房补助及税费优惠、钱江新城金融核心区倾斜政策、人才引进及激励政策等多方面,全面扶持和大力度激励各类金融机构在杭州集聚,增强区域金融中心集聚辐射功能。

为了进一步促进杭州金融业发展,保持金融总量领先,成为金融政策试验田和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示范区、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先行区和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和谐的引领区,杭州市提出了要抓好7个方面的重要工作:(1)围绕“一区两带”加快金融中心建设。(2)培育壮大金融主体,包括加大金融招商力度,积极发展证券、期货、保险、信托、金融租赁、担保及金融培训等行业,整合资源,壮大地方金融机构实力。(3)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包括积极拓展产权交易所服务功能以及强化创投引导与服务。(4)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包括用足用好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努力扩大债权基金覆盖面。(5)加快推进金融开放,包括接轨上海错位发展,切实加大服务全省力度,推进都市经济圈金融一体化,促进金融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加速金融中心形成。(6)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外包。(7)全面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包括加快建立区域共享的征信体系,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探索编制金融生态指数,发挥金融风向标作用。

五、金融中心竞争力

根据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DI-CFCI)的评价结果,在CFCI229个样本城市中,杭州综合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五,区域综合排名第一,金融机构实力排名区域第一,金融产业绩效和金融生态环境区域排名第二。除个别指标外,杭州总体上较具区域优势,但在金融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和文化娱乐等指标上区域弱势也相当明显。

作为一个区域性金融中心,杭州虽然与全国性金融中心的实力具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区域性金融中心中表现出强劲的综合竞争实力,这与杭州发达的经济、高涨的金融发展势头以及优越的金融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杭州综合竞争实力较强,本期以2.01分的优势领先于南京,位于东部沿海区域金融中心首位。东部沿海区域内,杭州在金融机构实力方面表现突出,排名区域第1位。另外,金融产业绩效、金融生态环境方面排名区域第2位。杭州金融中心在各个指标的得分和排名上较为均衡,没有较为落后的指标,因而确保了其整体的竞争实力。

 

图1 杭州金融产业绩效与东部沿海区域平均水平的比较

 

在金融产业绩效方面,本期排名区域第2位,位于宁波之后。如图1所示,除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外,金融业绩效下的各个指标均位于区域平均水平之上。2008年,杭州市金融业增加值390.43亿元,同比增长24.94%,虽然金融业增加值的绝对值很高,但增速却与同区域内其他城市有较大差距。东部沿海六个区域金融中心中增速最高的是苏州438%,南京和温州增速也都在35%以上,宁波达到27%左右,杭州仅比无锡高了0.42个百分点,排在倒数第2位。由于其他指标表现还不错,确保了杭州在金融业绩效方面的地位。

 

图2 杭州金融机构实力与东部沿海区域平均水平的比较

在金融机构实力方面,杭州在东部沿海的优势较为明显,银行机构、证券机构、保险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国际化程度方面都高于区域平均水平(见图2)。其中,杭州的银行机构实力特别突出,排名全国第4位,而区域第2位的南京在银行机构实力排名为全国第9位。杭州拥有一家本地法人银行,同时2008年杭州的存贷款均超过了10000亿元大大超过区域内的其他金融中心城市。此外,杭州的证券机构实力在东部沿海金融中心中实力也较为突出,杭州证券类机构全国排名第7位,区域排名第2位,仅次于南京,而区域第3位的无锡在全国的排名仅第25位。可见,由于该区域内其他几个城市证券机构实力明显不足,导致了杭州在这方面比平均水平高出许多(见图2)。

在金融生态环境方面,杭州在区域内排名第2位,次于南京。从人才环境看,如图3所示,杭州在城市旅游条件和医疗卫生条件上优于区域平均水平,而在文化娱乐上与区域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杭州万人电影院、万人群众文化艺术馆数量较少,影响了其在这方面的得分和排名。杭州人才环境在全国排名第17位,与南京全国第4位的排名有较大差距。

 

图3 杭州金融人才环境与东部沿海区域平均水平的比较

在商业环境上,杭州竞争优势较为明显,排名全国第6位,区域排名第1位。如图4所示,杭州在专业服务方面表现出了突出的竞争能力,在全国排名处于第10位,比南京高四位,由于区域内其他城市专业服务水平在全国29个金融中心城市中处于倒数,所以杭州在区域内优势十分明显。2008年,杭州拥有执业律师1458人,注册会计师2058人,专业保险中介机构53家,这些都保障了杭州的专业服务水平,从而优化了杭州的商业环境。

 

图4 杭州金融商业环境与东部沿海区域平均水平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