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阁: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深港关系?
毫无疑问,深圳是2015年所有媒体的“宠儿”,在中国社科院城市竞争力排名中,深圳甚至首次超越香港成为第一。反观香港,则是一片“唱衰”之风。未来的深港合作需要什么样的新思维?我院港澳经济社会研究中心张玉阁主任在《信报》撰文认为,“深圳要对香港价值有充分认识”、“国际排名榜单上香港的名次并未发生断崖式暴跌”、“深圳在‘唱衰香港’风气中需要保持清醒头脑”、“港深达致彼此正确认知,是积极有为的基本前提和基础”,并提出深港合作升级版的若干特征,观点发人深思!
过去30多年,港深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均取得巨大进展,成效斐然,这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总体而言,港深合作的主动权主要还是在香港一边,合作事项能否达成、达成后能否顺利推进,更多取决于香港方面的合作意愿与工作力度,香港因素能够对港深合作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有时这种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与此同时,香港政治团体和利益团体、社会民意及舆论导向,无时无刻不对特区政府的合作意愿与工作力度产生着重要影响,近年尤甚,且毫不掩饰。
客观来看,过去两年香港“占中运动”和政改之争并未对深圳产生较大的直接影响,但香港社会对特区政府形成的施政压力则影响到港深合作。这些影响包括涉港深事项被政治化解读,部分合作事项进度放缓乃至停滞,本位意识和“邻避效应”凸显及“一签多行”政策收紧等。
深圳影响力显著提升
特区政府港深合作的政策导向是收窄、暂缓而不是拓宽、深化。这不难理解,以香港目前的政治社会氛围,特区政府想在港深合作方面有所作为,极易被反对派曲解攻击,也难获建制派强劲背书。做就是错,做多错多,特区政府当然要避免引火烧身,自找麻烦。必须关注的是,近年来深圳正在成为港深合作中更具份量的影响因素,而不再是简单的“被影响”。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为经济规模和实力的持续增长和提升,深圳GDP将很快追平乃至超过香港。这并非因为香港表现差,而是深圳表现好。
当然,港深经济指标拉近,并不意味着其他方面诸多差距的缩小,比如深圳在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医疗机构和人才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平低于全国和广东省平均水平,且未来5年难以追平,一周前发生在光明新区的滑坡惨剧,更凸显深圳生态和城市安全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尽管如此,深圳这一发展趋势也并非仅具象征意义而无实质内容。其所发出的信号,是随着时间推移,深圳将以经济发展为核心,逐渐弥补社会民生和环境生态方面的不足和欠账。
经济实力的率先拉近当然强化了深圳的心理自信,深圳在港深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一定程度上将推进港深合作主体地位趋于平等。
总体而言,未来3-5年香港仍是港深合作的主要影响因素,深圳对港深合作的影响能力也将提升。香港的影响相对直接和现实,深圳的影响相对间接和战略。鉴于港深各自发展格局变化趋势、港深合作所处社会氛围,未来3-5年港深合作将是深度调整期,也是突破酝酿期。
如无特殊事件影响或重大政策调整,“十三五”期间港深合作或将走过看上去有些平淡的5年,而港深合作的突破应该在5年之后。
港续保持较强竞争力
在这一特殊时期,香港应该看到毗邻的深圳已与往日不同,无论作为竞争对手还是合作对象,香港都应该更加客观理性了解和评估深圳。但相对而言,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深圳要对香港价值有充分认识。过去两三年,在香港和内地流行一种“唱衰香港”的风气,其背景和原因部分是内港关系恶化和香港内部矛盾激化。
但仔细分析“唱衰香港”的逻辑,其所批评的问题,过去几十年香港一直存在,并没有对香港的国际地位和综合竞争力产生严重影响。在几乎所有国内榜单上香港排名均有所下降的同时,国际排名榜单上香港的名次并未发生断崖式暴跌。2015年,香港在IMD全球国家和地区竞争力排名中仅次于美国列第二,在WEF全球国家和地区竞争力排名中连续3年排在第7位,连续21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最自由经济体。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香港即使存在很多问题(世界上并不存在没有问题的经济体),但仍保持较强竞争力。
深圳在“唱衰香港”风气中需要保持清醒头脑。即使综合竞争力超越香港,深圳也不应有太多自豪和自傲之处。
港深之间的差距不在局部,而在整体,深圳全面赶上香港需要较长时间。而追赶香港的过程,就是深圳学习借鉴香港、利用香港优势和资源的过程。
香港仍有诸多深圳所缺和所需的重要资源。在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香港经济和社会资源的存在方式相对现代和高端,是深圳所缺和所需。香港资源多大程度上能为深圳所用,关键在深圳。
深圳发展阶段越高,产业结构越优化,社会发展越文明,城市管理越精细,对香港资源的利用就越充分,香港对深圳的价值就越凸显。仅仅因为GDP赶超就不把香港放在眼里,是非理性、不客观的傲慢。香港并未停滞沉沦,并非传媒及网络世界里那么不堪。无论其他地区态度如何,深圳官方和民间都要力避看低香港。
香港在诸多领域仍可以为深圳提供经验借鉴。尽管香港发展模式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总体上这一发展模式是成功的。未来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实施政社分开,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深度调整突破酝酿期
这些方面的实践,深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较之市场居主导地位和社会组织高度发达的香港,深圳仍有较大差距。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仅有经济产业指标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与之相应的社会指标和制度指标。在这方面,香港是深圳的镜子,既可以照出深圳差距和不足,又可以指明深圳努力的方向,更可以借鉴香港成功的操作方式,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陷阱。换句话说,香港一定程度上可以矫正深圳的发展方向和路径,规范实际推进的方式和行为。
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强调港深的彼此认知,是因为在港深合作的深度调整期和突破酝酿期,港深双方不应被动等待,应积极有为。而港深达致彼此正确认知,是积极有为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未来3-5年,港深政府和社会需要基于两地中长期发展,共同深入思考如何构建新型港深关系,如何打造港深合作升级版。包括港深关系和港深合作需要哪些深度调整,那些方面应该有所突破,未来港深关系发展前景如何,港深合作如何提升等等。尽管新型港深关系和港深合作升级版很难具体描述,但应具备如下特征:
——港深关系和港深合作更多在国家战略层面予以统筹,着眼于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局和全局。
——港深关系和港深合作主体地位趋于平等,以往的纵向分工逐渐转变为横向协作,各自利益和共同利益得到兼顾。
——在经济领域,港深将由泾渭分明演进为相互交织,港深将在统一的大市场中进行资源和要素整合。
——在产业领域,港深产业一体化深度发展,在科技创新领域,港深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民生领域,港深居民跨境购买包括教育、医疗、金融理财、文化等公共及准公共产品和服务将成为常态。
——在合作机制方面,跨境治理将成为港深合作的主导方式,社会组织、利益团体和居民将深度参与和影响港深合作事务。
——在思维方式方面,价值理念的相互理解包容将成为港深合作的重要影响因素,形成港深发展共识变得至关重要。
文章来源:《信报》“珠三角发展”专栏文章(20151228)原标题《打造港深合作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