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成都、重庆网友因为全国第三家金融法院的事讨论得比较热烈。
事情是这样的:
2021年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官网截图
《意见》提出,要“积极支持区域金融改革创新,推动高起点高标准设立金融法院,健全金融审判体系,不断加强金融审判专业化、国际化建设”。
《意见》还提到一件大事:集聚有效审判资源,优化审判机制,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建设,积极探索设立长江上游生态保护法院。
引起成渝网友热烈讨论的是金融法院,长江上游生态保护法院反而似乎被“忽视”了。
这一次,成都自媒体先声夺人,率先开启“自嗨”模式,断言第三家金融法院非成都莫属!重庆自媒体可能被怔住了,显得声量不大、信心不足。
今天撰写本文不是要加入两地网友的隔空讨论,而是从理性、客观的视角分析重庆、成都各自的优势。至于全国第三家金融法院花落谁家,由网友自行判断。
1.何为金融法院
在国外,专门的金融法院很少见。金融法院是中国司法系统在创设互联网法院、知识产权法院之后的又一大创新。本质上,设立金融法院、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方面的司法救济,既是国家正义的实现渠道,也是一种金融服务。
设立金融法院,有助于提升国家的话语权,参与全球范围内的金融规则构建,意义十分重大。2018年,上海金融法院正式成立时,官方的评价是:设立上海金融法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取得的重要实践成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可以说设立金融法院,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2.成渝之前已有上海、北京金融法院
设立金融法院,上海是名副其实的先行者、探索者。2008年,上海浦东新区组建金融法庭。2017年5月,金融法院试点在上海区级法院上线。2018年3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设立上海金融法院的方案》;4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作出设立上海金融法院的决定;8月,上海金融法院正式成立。上海金融法院是我国设立的第一家金融法院。
2021年1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决定设立第二家金融法院北京金融法院。
如果金融法院落地成渝,将是我国第三家金融法院。
与此同时,2018年10月,江西省首个跨行政区划的金融法庭在南昌市挂牌成立,标志着江西开启金融案件跨行政区划集中审理的模式。
3.金融法院如何运作
根据全国人大关于设立北京、上海金融法院的决定,金融法院对所在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审判工作受最高人民法院和所在市高级人民法院监督,并依法接受市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
金融法院院长由所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任免;金融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由金融法院院长提请所在市人大常委会任免。
由此判断,金融法院在法院系统中的序列比高院低,比中院高。
4.重庆、成都有哪些优势
设立金融法院是一项创新性工作,还没有明确具体的标准。本文以北京金融法院、上海金融法院为样本,提出10个指标,分别对重庆、成都的优势度进行定性评价。
第一,国家定位。
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是中央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定位之一,是成渝共同的使命。同时,中央对重庆、成都分别作出四大功能定位,其中,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是中央对重庆的功能定位之一。
同时,建设“立足西部、面向东盟的内陆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中央对重庆的部署,也是国家战略。所以,重庆承担着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和“立足西部、面向东盟的内陆国际金融中心”的双重职责和重大使命,这是成都无法比拟的。
第二,经济体量。
重庆经济总量一直高于成都,2020年,重庆GDP为2.5万亿,成都为1.77万亿。
有人会说,重庆是中等省,和成都比体量胜之不武。
那么,可以拿去年设立的重庆主城都市区和成都市比较。去年,重庆主城都市区GDP为1.93万亿,仍然碾压成都一头。
第三,辐射半径。
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区位优势十分突出。
2019年国家发改委发布《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3条主通道中以重庆为起点的2条,以成都为起点的1条,3个重要枢纽重庆、成都各占1个。
西部陆海新通道地理位置示意图(全国)
西部陆海新通道空间布局示意图(局部)
今年2月下旬,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将成渝提高到“四极”之一的高度,同时,对重庆给予了大力支持。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布局的6条主轴12条路径中,重庆3条,成都2条,成渝共享1条;7条走廊14条路径中,重庆2条,成都1条,成渝共享1条;8条通道中,成都1条,成渝共享1条。
中国政府网截图
同时,重庆第二机场建设已提上日程,重庆还有长江航运的优势。
可见,重庆具有连接东西、通江达海、联动中南半岛和中亚国家的优势。如果金融法院落子重庆,将有效辐射四川盆地和西南、西北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部分区域。
第四,国家支持力度。
国家支持重庆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措施很多,明确写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就有两项:
一是支持在重庆建设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
二是支持重庆建设区域性金融科技监管信息平台。
成都则得到一项支持: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
去年10月,在央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支持下,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落户江北嘴金融科技港,标志重庆新增一个“国字号”金融平台。此前,央行旗下金融科技公司落地北京,国家金融科技测评中心落户深圳,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落子上海。金融科技作为金融发展的制高点,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国家级金融招牌罕见落户重庆,可见国家对重庆支持力度之大。
同时,中银金融租赁、渝农商理财公司、小米消费金融等法人总部机构陆续落户重庆。
重庆还得到4大国有银行鼎力支持。2018年4月,重庆市与中国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18年12月,重庆市与农业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19年7月,重庆市与建设银行订战略合作协议和8个子协议。如果算上之前重庆与工商银行签署金融战略合作协议,那么,重庆和4大国有银行都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每一个战略合作协议背后,都可以看到西部金融中心的影子。
当然,国家对成都的支持力度也很大。成都是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沪深交易所、新三板3个全国性核心机构区域基地的城市。
2020年,成都获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法定数字货币试点工作居全国前列。
同时,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成都基地落地,中欧国际交易所西部中心以及共建人民银行成方金融科技(成都)公司暨软件开发中心(成都)项目签约。
国家支持力度这一项,姑且认为重庆、成都不分伯仲,打个平手。
第五,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
去年12月,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第十二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DI·CFCI)”,上海、北京、深圳分列全国金融中心前三甲,广州、杭州、成都、天津、重庆、南京、武汉、郑州、苏州、西安跻身区域金融中心十强,成都以63.1分领先重庆的59.7分。在该榜单上,成都连续数年领先重庆。这一项,成都优于重庆。
第六,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规模。
根据四川媒体报道,成都已经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种类最齐全、数量最多、金融市场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
重庆媒体也认为重庆金融机构门类在中西部最为齐全。
有点各说各话,不太好比较。
我们还是来比较一下两地金融机构的规模。在网上查到,成都金融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合计2650家,重庆市金融机构1876家,未查到重庆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的数量。暂且按照成都的说法,成都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中西部第一,重庆次之,这一项成都胜出。
第七,金融业态。
根据2020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重庆市金融风险有效防控,银行业不良率、小贷不良率、融资担保代偿率均处于全国较低水平。这里查到几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
2020年上半年,重庆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规模7.97万亿,排在北京(26.39万亿)、上海(22.60万亿)、深圳(15.93万亿)、广州(11.63万亿)、杭州(9.89万亿)之后,居全国第6、中西部首位。成都7.94万亿,屈居重庆之后。
2020年上半年,重庆金融业增加值1144.61亿元,排在上海(3475.41亿元)、北京(3433.5亿元)、深圳(2052.18亿元)之后,居全国第4位,在中西部地区居于第1位。
2020年全年,重庆市金融业增加值2225亿,高于成都的2115亿。这一项,重庆胜出。
第八,专业化审判水平。
重庆有号称“政法黄浦”的西南政法大学提供司法理论和司法人才的支撑,这是成都望尘莫及的。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设在重庆,管辖区域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5个省区市,运行5年来积累了丰富的跨区域案件管辖经验,可资借鉴。
第九,对外交往水平。
外国获批在四川设立领事机构共20家,列全国第3位;外国获批在重庆设立领事机构共12家,紧随成都之后列全国第4位。
外资金融机构方面,根据四川媒体报道,成都外资金融机构数量列中西部第一;根据2021年2月召开的重庆市金融工作电视电话会透露出来的信息,重庆外资机构数量中西部第二(成都、重庆均无具体数据),成都再下一城。
但是,千万不要忽略重庆承担着中国和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其中金融方面的突破是最大亮点。有一组去年3月的数据:中新互联互通签约156个项目,金额逾224亿美元,其中金融领域74个项目,总金额151亿美元,金融项目占总数近一半。项目实施中,重庆向国家部委争取的64条创新政策中,金融领域有29条。
这一项,暂且认为成都胜出。
第十,法律服务集中度。
天府中央法务区于2月5日启动运行。成都将以此为载体,打造立足四川、辐射西部、影响全国、面向世界的一流法律服务高地。其核心产业层聚焦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四大产业,招引世界级和国内、省内顶尖法律服务机构入驻,创新做好知识产权、国际商事纠纷、国际投资纠纷等“专业+涉外”特色法律服务细分领域。所以,
法律服务集中度方面,成都胜出。
结论:10项指标,重庆胜出5项,成都胜出4项,1项打成平手。
以上是从技术层面进行比较,重庆、成都各有优势,但重庆胜面更大一些。最后的金融法院在何处落户,一定是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作出的政治决断,而不会纠缠于细枝末节。
5.设立金融法院,重庆一直在努力
设立金融法院被写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争取金融法院落地,干系重大、影响深远,重庆、成都谁都不敢掉以轻心。
早在去年1月20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不久,重庆有关方面在对标国际先进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系列新闻发布会第5场就明确提出,要探索推进金融法院建设,探索建立调解与仲裁、诉讼的对接机制,探索设立第三方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建立公平、公正和高效的纠纷解决机制。
刚刚公布的重庆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推进地方金融立法实践和金融法院、破产法庭建设,健全金融审判体系,营造良好金融法治环境”。同时提出要“探索设立长江上游生态保护法院,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看来,重庆是金融法院、长江上游生态保护法院两手抓,一个都不能少。
四川省和成都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尚未公开。根据了解的情况,四川省“十四五”规划未涉及金融法院、长江上游生态保护法院。今年的四川省和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省和市法院工作报告也无相关表述。
但是,在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四川团动作不小,向大会提交的全团建议,其中有很多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关于在四川省设立长江上游生态保护法院的建议》直指长江上游生态保护法院,但对金融法院尚未着墨。
对重庆团的全团建议尚不全部掌握,已经公开的全团建议几乎全部剑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围绕设立金融法院、长江上游生态保护法院,一场激烈的博弈已经展开。有博弈不是坏事。良性的博弈有助于理清思路、找准定位、精准施治,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深入实施。
全国第三家金融法院和长江上游生态保护法院花落谁家,且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