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认为,在资产组合过程中,金融活动主体明显具有“家乡偏好”特征,比如,美国人倾向于多配置美国本土的金融产品,日本人倾向于多配置日本本土的金融产品。这就解释了尽管配置他国金融产品可以更多地分散风险,但金融活动主体依然倾向于配置本国金融产品的原因。不过,行为金融学也指出,随着对外国金融商品的了解,“家乡偏好”会逐步降低。实际上,金融活动主体会否多配置国外金融商品,主要取决于信息的确定性问题而非对国外金融商品个性化的了解程度,因为世界各国的金融产品多数是同质的,如股票、债券、基金等大众化的金融产品。
“家乡偏好”的存在凸显社会心理因素对投资组合的影响。行为金融学提出的行为投资组合理论(BPT)建立在两个与社会心理因素相关的理论基础之上,这使其提出的金融资产组合结构具有其特殊意义,一个为预期理论,另一个为风险选择的双因素理论。预期理论由卡尼曼和特维斯基于1979年提出,该理论指出金融活动主体会通过编辑问题和评价、选择最优方案将金融资产组合复杂问题简单化,评价阶段所采用的效用函数具有其特点,即依据参考点计算盈亏、效用函数为S型(盈亏时风险偏好不同)、不同的心理账户对应不同的收入来源。预期理论实际上指出了,不同的心理账户对应不同风险层次的资产是由于金融活动主体在心理上对不同收入来源风险态度的不同造成的。风险选择的双因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诺普斯于1987年提出,该理论指出金融活动主体受到保险性和渴望水平两个因素影响,其中渴望水平为预期理论中的参考点。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认为金融活动主体在进行金融资产组合时,会考虑各资产的相关性,而行为投资组合理论认为,金融活动主体在进行金融资产组合时不会考虑各资产的相关性,而是依据预期理论中的不同的心理账户对应不同的收入来源、不同的资产对应不同的心理账户,建立一个风险层次不同的金字塔结构。
行为金融学认为,制定战略、制定规则,将资产配置到不同的心理账户中,是一种很好的冲动或情绪自控方式。在金字塔结构中,金融活动主体既会把资产配置到风险小的金融产品之中,又会把资产放入风险高的金融产品当中。行为资产组合金字塔结构反映两个侧面的排序,第一个侧面,由底部向顶部的排序按风险程度决定,底部资产风险程度最低、顶部资产风险程度最高;第二个侧面,由右向左的排序按其收入价值的低到高决定,最右的安全性最高,同时收入价值最低,越向左,本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越低,同时潜在收益越高。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和行为资产组合理论都混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金融资产组合与有效金融资产组合不是一回事。实现金融资产有效组合、实现风险的真正分散,至少需要多个条件,一是金融商品足够多元化,二是备选的金融商品为异质的,三是结合经济周期的阶段组合金融资产。(作者系经济学者)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