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北、吉林、山东等多地农民通过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并获得相应职称,这些新闻经媒体宣传后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种地也能评职称?农民拿到相应职称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给农民评职称有什么用?在大众的普遍观念里,一般只有企事业单位和高校内部从事教学、研究的人员才会参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现在,面朝黄土背朝天、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农民居然也能获得专业技术职称,这成为打破公众刻板认知的新鲜事。

  事实上,早在2017年多地就开始酝酿为农民评职称。2017年7月,浙江省提出打破户籍、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制约,将新型职业农民纳入农业系列职称的评审范围。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 。2019年10月,人社部、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深化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就专业设置、评价渠道、评审权限、建立绿色通道等方面均做出了调整。例如明确提出,对长期扎根基层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农业技术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和任职年限要求,激励优秀农业技术人员扎根基层、建功立业。

  与给农民评职称相对应,“农民”一词也被赋予新的含义,变得越来越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种“身份”,而成为主动选择的“职业”。如2022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在2015年版的基础上,将农业数字化技术员和农业经理人等都纳入大典当中。在两版大典中,农、林、牧、渔业生产及辅助人员也均在其中。可以预见,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未来新型职业农民将成为更多人的职业选择。

  农民成为一种职业选择、农民可以评职称,这是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带来的现实需要。伴随科技在农业生产中深度运用,越来越多农民脱离田间劳作,开始与机器设备、智慧生产打交道。如在蔬菜生产领域,利用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从事蔬菜种植逐步变得流行。在智慧温室内,气温、湿度、土壤盐碱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多项数据都能实现24小时监控,何时打药、何时浇水、何时采摘,都由控制智慧温室的“农业大脑”决定,农民通过智能端就能可以掌控生产全过程。在不少农业大省,智慧农业灌溉系统已经上线,根据植物种类、土壤类型以及光照等情况,智能系统能自动感测到什么时候需要灌溉、灌溉多长时间,智能系统可以还自动开启灌溉、关闭灌溉。利用卫星导航系统,农机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农用无人机可以播种、喷药、灌溉……越来越“酷炫”的农业科技,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给农民评职称,可以鼓励更多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扎根农村、深耕农业。职称评定是对于职业农民的一种认可,有助于提高其个人荣誉感、社会地位认同感。由于工作辛劳、收入低等原因,大量青壮年农民脱离农业、农村,导致农业优质劳动力流失;另一方面,涉农专业生源不足,涉农毕业生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影响着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发展壮大。想要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一方面应扎扎实实提高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应提升农民的职业形象。给农民评职称,既是对农民职业化的一种官方认证,也是对农民专业技术水平的肯定与褒奖,有利于让全社会形成重视农民、尊重农民的良好氛围。

  对农民专业技能的认定,不应仅仅停留在一纸证书上,还应当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这样才会吸引更多的农业人才参与农民职称评定,带动更多农业技术人员提升能力素质,争做优秀人才,真正发挥出职称评定激励人才、培育人才的作用。在各地实践中,获得相应职称的农民已经享受到了一定的优惠政策。如山东东营市为获取初级、中级、高级职称的农民分别发放一次性补助3000元、5000元、8000元;吉林省对获评者给予连续五年的资金奖励和各项补贴。此外,河北、湖北等地还优先推荐此类人才参与各类评选、评优活动,鼓励他们中条件适宜者优先兴办农业技术经营型实体企业。农民评上职称,仅仅是一个起点,接下来应为他们创造条件,给予技术服务、项目合作、银行贷款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充分释放这些“土专家”“田秀才”的聪明才智,激发乡村振兴一线人才活力。

  构建农业强国、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未来应通过职称评定等激励措施,鼓励更多优秀农业技术人员扎根基层、深耕一线,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里大展身手,成为建设农业强国的“顶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