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股权投资市场成了投资机构的试金石。清科数据显示,自2021年以来,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的新增募资额和投资规模都有明显下降,2023年前3季度,新募集基金规模和投资金额分别下降了20.2%和31.8%。

这样的市场环境没有阻碍中博聚力发展的脚步。从第一只基金开始,中博聚力始终聚焦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以及新能源这三个方向,完成了近30个项目的投资。中博聚力高级副总裁初林透露,“目前,基金整体的3年预期收益倍数在3.5倍左右。在刚过去的2023年,我们依旧保持着稳定的投资节奏,完成了对10个新项目的投资。同时新基金的募资也非常顺利。”

不管从募资端还是投资端,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中博聚力的认可。

对于当前的市场环境,初林认为,“行业里有太多的噪音,作为一家专业的投资机构,就要有在噪音中找到信号的能力。目前的市场环境,很多机构都在观望,而中博聚力要做的就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抓到希望。”

项目是GP的核心竞争力

中博聚力成立于2013年,曾为多家央企成功提供投融资顾问服务。在多年的行业调研工作和数万小时的产业研究经验积累中,中博聚力团队逐渐形成对行业的独特认知和对企业的判断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成功验证,之后才亲自下场开始股权投资业务。

“募资难”是近年来整个股权投资行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互联网大潮下诞生了一大批巨头公司,同时也造就了一个个投资神话,股权投资行业随之爆发式增长。然而,互联网潮水退去,当时成立的基金面临退出,但回报远低于LP预期,现实是无情的。LP在当下的环境下越来越谨慎,募资市场的头部效应越发明显。

但在初林看来,“虽然大家都在说募资难,但其实现阶段市场上的钱是有的,也并不缺好的项目。只是投资者的态度偏向谨慎,这导致资金和项目没有达成一个良好的匹配,所以在当下的环境更考验一家GP的专业能力。”

中博聚力如何屡受LP青睐?

首先,中博聚力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几乎所有基金都是明池。也就是在开始募集一期新基金的时候,这期基金的拟投项目都已确定。一般来说中博聚力每只基金规模在1亿元左右,大部分会投资4到5个项目。因此中博聚力的LP们在做出资决策前就已经明确知道基金的底层资产。

“我们的LP基本上都是有产业背景的,对项目都有自己的判断,有好的项目募资自然会很顺畅。这种模式极大地消减了LP们的顾虑。”初林介绍说,此外他补充道,“因为项目是在基金募集开始前已经确定的,所以投资期较短,基本LP的钱一到账就可以直接给项目打款、做工商变更。一般来说,中博聚力的一只基金从开始募集到全部交割且完成工商变更的时间只需要两到三个月。”

另外,在项目退出上中博聚力也非常灵活,一般来说在投资项目的3年内,就会在合适的时机至少先退出本金。这对于LP来讲,不仅增加了资金的流动性,同时也大大降低了长周期投资带来的不确定性。

“作为GP,最核心的能力还是要能投中好项目。”初林强调,“我们的投资策略整体以稳健为主,不求单个项目上的超高回报,但求最高的胜率”。中博聚力偏好在所属领域处于独角兽地位、具有强大技术壁垒,技术原型已经完成、商业模式经过一定验证、市场业绩处在爆发临界点的项目。

深耕产业:看得准、投得进

中博聚力的模式,要求在项目上既要看得准、又要投得进,这对团队的投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多年的尽调工作,让中博聚力团队对产业发展的趋势有了深刻的认知,正是多年积累的行业经验得到验证后,才从幕后走到台前。同时得益于这么多年的深耕,让中博聚力积累了深厚的产业资源。对于优质的项目来讲,从来不乏资本的青睐,往往经不起储备。初林坦言,“所以把很多投后的工作前置到投前做了,比如说生物医药的项目,我们会在投前就去帮他引荐PI,做临床方案或者对接一些CRO的资源”。

具体来看,中博聚力主要聚焦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两大方向。在新一代信息科技方向,中博聚力布局了多家科技企业,包括芯片半导体、商业航天、高端智能制造、军工、工业软件、自动驾驶等细分赛道的头部玩家。在生物医药方向,侧重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及产业链上下游的CXO,重点布局:创新小分子药、创新中药、通用型细胞疗法、高端设备、干细胞、核酸药物、基因疗法、基因编辑、基因诊疗、溶瘤病毒等赛道的优质头部企业。

中博聚力对于企业质地的判断源自对企业核心技术的研判,不仅仅是企业核心技术发展演进的脉络,更重要的在于对于该项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从产业出发,尊重产业规律,研判产业趋势,洞察产业拐点,触达产业最优秀团队。如果不深入产业,很难理解各种趋势,也很难在第一时间触达最优秀的创始人。只有持续深耕产业,才能从产业中挖掘确定性的机会。尤其是在科技赛道越来越细分的今天,在每个细分领域中,作为投资人必须成为专家,如果对产业没有深刻的认知,无法在庞杂的产业链中准确地挖掘到确定性机会

中博聚力另外一个核心投资理念在于挖掘具备引领性的核心技术——伟大科技企业成长的共性规律和第一性原理。如何判断企业核心技术的引领性,中博聚力有自己的标准——“真一新”,“真”代表企业核心技术的真实性和可落地性,“一”代表企业核心技术在行业中独一无二的市场地位,“新”则代表企业核心技术在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当中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初林认为:“我们不只是追新技术,更注重前端科研成果的转化,因为科学是无尽的前沿,只有聚焦科技前沿才能驱动产业的新发展。同时,良好的商业落地才能使得资本最终为技术赋能,从而最终实现产业和资本的双向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