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来看,一季度43家上市券商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合计为108.49亿元,较去年同期小幅下滑2.13%。其中,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收入位居前三,分别为23.58亿元、16.07亿元和11.06亿元

□ 从资管业务收入增速来看,24家券商实现正向增长,财达证券、国联证券、南京证券、首创证券该项收入的同比增幅分别达443.57%、350.54%、269.08%和211.72%,其中首创证券收入超过1亿元

□ 19家券商的资管业务收入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华林证券、天风证券、中原证券、长城证券该项收入同比下滑幅度超过40%

◎记者 李雨琪

随着2023年报和2024年一季度披露完毕,券商资管业务最新的业绩和打法也浮出水面。相较于其他业务而言,今年一季度券商资管业务相对“抗压”,特别是中小券商增速亮眼,在投资管理、客户与产品发展方面均有所突破。

业内人士认为,受限于规模,券商的资管业务很难为大型券商带来大比例的营收和利润,却可以对中小型券商整体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整体来看,一季度43家上市券商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合计为108.49亿元,较去年同期小幅下滑2.13%。其中,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收入位居前三,分别为23.58亿元、16.07亿元和11.06亿元;国泰君安、中泰证券、海通证券位列四至六名,分别为9.18亿元、4.80亿元和4.02亿元。

从资管业务收入增速来看,24家券商实现正向增长,财达证券、国联证券、南京证券、首创证券该项收入的同比增幅分别达443.57%、350.54%、269.08%和211.72%,其中首创证券收入超过1亿元。此外,19家券商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华林证券、天风证券、中原证券、长城证券该项收入同比下滑幅度超过40%。

自“资管新规”发布以来,行业全面开启净值化时代,资产管理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主动管理能力成为立身之本,行业内部竞争加剧。同时,产品净值化和资本市场波幅加大,对资产管理机构的投资研究能力、产品创设能力、客户开发维护能力等均提出更高的要求。

梳理上述券商资管收入实现正向突破的原因,一部分是旗下公募基金的规模增加,另一部分是积极拓展销售渠道,但综合来看,发力主动管理还是主要抓手。

对于资管业务的发展路径,首创证券在2023年报中提到,公司主动管理规模较2022年末实现了显著增长。截至2023年末,公司处于存续期的资产管理产品数量为630只,产品净值规模为1303.36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21.52%。具体来看,公司在充分发挥固定收益产品优势的基础上,推动“固收+”业务模式优化,分步骤向权益类资管业务延伸,并取得实质进展;不断夯实投研基础,强化资产配置能力及交易能力,更加注重精细管理,主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一季度资管收入增速第一的财达证券表示,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坚持“主动管理”为核心,构建“差异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发展路线,固定收益类、混合类、权益类、FOF类、股票质押式回购等主动管理业务稳步发展。2024年,公司将以私募资管优势产品为抓手,加强公募资管产品的销售推广,不断增强服务居民财富管理能力。

除了聚焦主动管理,券商在丰富投资策略“多样性”和开拓市场方面也不断发力。国信证券表示,公司资管业务收入和市场份额的提升,来自投资策略更加丰富,在做好固收、权益等传统优势策略基础上,根据客户需求适时推出衍生品等相关策略的产品,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公司市场布局更加完善,与多家银行机构、互联网及第三方平台深入合作,销售渠道和客户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展望未来,财通证券认为,资管业务可从三方面全面提升业务综合竞争力:一是持续打磨主动管理能力,加快建立多资产、多策略的投资体系;二是继续强化风险管理能力,在把握风险源头的基础上,完善各类风险控制体系;三是加强品牌建设,拓宽销售渠道,做好客户服务,不断提升在投资者及销售渠道中的品牌认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