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下午,一场以“新格局、新模式、新动能:在国家战略和《南沙方案》背景下共建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为主题大湾区圆桌会议在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9届全球年会上举行。
“在当前困难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下,大湾区金融仍展示出了较强的整体竞争力和充分的活力”,央行广州分行行长白鹤祥应邀发言时表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既要立足于湾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三个金融中心和四个核心城市的现实,准确理解认识国际金融枢纽建设的功能定位,又要深刻把握新时代金融开放新趋势,找准金融创新着力点,培育金融创新的新优势,推动核心城市在相互的金融合作上进行优势互补。
白鹤祥进一步指出,金融中心本身的功能更多是集聚和辐射,而金融枢纽的建设更多是各个金融中心之间互联互通,规则制度互认,以及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势互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的核心要义就是四大核心城市之间要错位发展,形成整体,凝聚合力,充分发挥好核心城市的核心引擎功能和示范带动作用。”
在国家顶层制度设计层面,白鹤祥建议,要争取国家立法机关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尽快研究制定大湾区经济发展促进法,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能够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作为人大代表,我已经正式提交了关于尽快制定大湾区经济发展促进法的议案,并且明确建议建立由中央政府主导的工作机制,协调解决国际金融枢纽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推动粤港澳三地形成更强合力,编制国际金融枢纽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建设任务,为粤港澳三地共建国际金融枢纽提供有利的法律遵循。”
要着力打造五大枢纽
在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的定位和建设目标层面,白鹤祥提出,要着力打造五大枢纽。
一是打造金融科技枢纽,携手港澳共同制定大湾区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明确大湾区核心城市金融科技发展的定位,加快培育和发展数字金融产业集群和应用场景生态体系,强化监管科技赋能金融安全网建设,深入推进粤港澳金融科技的监管合作,进一步提升大湾区金融科技的竞争力。
二是打造创新资本枢纽,加强对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金融支持,探索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金融服务体系,用足用好货币信贷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资金投向,完善提升科创企业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支持科创企业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三是打造绿色金融枢纽,推动广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提升为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积极培育和发展碳市场,围绕绿色金融标准共建规则互认、市场互通以及绿色金融服务创新,转型金融支持方式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化粤港澳绿色金融合作。
四是打造人民币资产配置枢纽,稳步扩大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探索发展跨国企业财资中心,推动跨国企业资金池业务创新,深化跨境金融资产转让试点,联动推进大湾区跨境理财及资产管理中心的建设。推动自由贸易账户及其他业务的有序开展,支持大湾区各类市场平台更多交易标的采用人民币计价和计算,促进港澳离岸人民币市场与广深在岸人民币市场良性互动协同发展。
五是打造金融制度创新枢纽,推动大湾区内地城市与香港、澳门信用评级互认,深化海外人才用汇便利化试点业务创新,加强与港澳金融监管部门合作,完善粤港澳金融纠纷多元调解机制,依托中国南沙国际仲裁中心等平台,探索构建符合国际惯例的金融领域商事争议解决机制。
从五大方面抓好金融支持南沙建设政策的落实落细
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支持南沙加快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白鹤祥表示,央行广州分行接下来将紧紧围绕五项重点任务,着力抓好金融支持南沙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实。
一是突出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助力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强化与港澳在科创金融领域的协同创新,支持南沙增强科技创新优势,加快未来产业的培育。
二是要突出金融对深度融合的支持,助力创建粤港澳青年创业就业平台,不断完善金融支持政策措施,持续优化促进创业就业的金融环境。
三是要突出金融对内联合外通的支持,助力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强化对广东和港澳双向开放的金融支持,促进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功能拓展和增强,不断提升南沙内外循环的连接功能。
四是要突出金融对制度创新的支持,助力打造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紧紧抓住打造国际一流金融营商环境,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等关键着力点,探索粤港澳金融规则、机制对接,一市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的多元化实现形式,为“一国两制”下的金融创新合作提供有利的保障。
五是突出金融对安居乐业的支持,助力打造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聚焦粤港澳居民在南沙安居乐业的堵点、痛点和难点,持续完善民生金融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要聚焦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点,做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教育服务、生态环境优化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工作,助力南沙在新征程上以更高质量发展焕发新的活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